新生兒臍部殘端是一個開放性創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門戶,若護理不當可導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兒臍炎可導致新生兒臍源性腹膜炎、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在新生兒敗血癥中存在臍部感染者占60%~70%,且臍部是厭氧菌感染的好發部位。因此,新生兒臍部感染必 須引起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
1臨床資料
足月新生兒共2356例,均在母嬰同室區,均無宮內感染,Apgar評分在7分以上,體重大于2 500 g,經臨床統計有38例(1.61%)新生兒臍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
2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況下,殘留的臍端在血液供應停止后24~48 h臍帶干枯后采用暴露療法或用消毒剪剪去殘端,使其脫落愈合,避免臍部感染。在2356例臨床觀察中發現臍部感染與臍帶本身的粗細、臍帶結扎高低、殘部的處理及護理有密切關系。
2.1斷臍不當 :①結扎部位太高:個別醫務人員結扎臍帶位置太高,致使臍帶殘端較長,容易受到新生兒尿液浸濕及尿布、尿褲的摩擦,影響殘端干枯而易感染。②結扎下方有血腫:結扎臍帶時未擠盡殘端積血而在結扎下方形成血腫,是細菌繁殖的良好場所,導致臍帶殘端干枯時間延長而致感染。
2.2剪臍不凈 :①剪臍后創面較大:臍粗大者剪臍后創面較大,愈合相對慢一些,脫落時間延長,也是臍部感染的好發因素。②剪臍后仍看見臍動脈和臍靜脈斷端,說明臍部血管未完全收縮,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多見于剪臍太早。③創面潮濕有分泌物:剪臍后1~2天內創面稍潮濕是正?,F象,因新鮮創面有一個愈合過程,但此過程時間長及分泌物多容易發生感染。
2.3臍部用物消毒不嚴: 臍部感染與斷臍用物消毒不嚴(如氣門芯、紗布等)、臍部斷端消毒不嚴或燒灼不徹 底有關,個別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違反操作規程,洗手不規范也是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2.4護理方法不當:在日常護理中往往發現產婦及家屬采取一些不當的護理方法,是導致局部細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潛在因素。如把嬰兒內衣置在尿不濕里面,這樣內衣被尿液浸透,臍窩就處于潮濕的環境中;有的家屬把尿不濕外面向里面卷進,由于尿不濕外層不透氣,故不利于臍帶干枯;也有的家屬把爽身粉等異物灑在臍窩部。
3護理方法
3.1嚴把臍端結扎關:選擇正確的斷臍方法并掌握好結扎位置是預防臍部感染的關鍵。新生兒出生后1~2min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消毒臍輪及臍輪上5cm的臍帶,臍周皮膚5cm,在距臍根0.5cm處用氣門芯結扎,在結扎部位上0.5cm處斷臍,擠凈斷端的殘血,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進行消毒,用無菌小紗布覆蓋,用腹帶包扎。
3.2加強臍部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須無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觸及臍帶殘端。臍帶干枯后予以暴露,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消毒臍殘端、臍根部及臍周圍皮膚,每天兩次,一般讓其自然脫落,盡量避免剪臍,因剪臍后為防止出血常需加壓包扎,影響新生兒的腹式呼吸導致不適哭鬧而影響臍帶的收縮,又加之臍帶布繞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濕,如不及時更換,尿液刺激臍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誘發局部感染。嚴密觀察臍部有無滲血滲液,若臍孔潮濕或有膿性分泌物時,可用臍爾寶消毒后包扎,必要時取臍部分泌物做細菌培養或藥敏試驗,根據醫囑局部或全身用藥,注意保持臍部干燥,可有效預防臍部感染。
3.3新生兒沐浴后的臍部消毒:擦干臍部后,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臍爾寶)B瓶中的醫用消毒液擦拭,嬰兒皮膚的清潔、殺菌、消毒,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臍爾寶)B瓶中的醫用消毒液涂擦患處2-3次/天。
3.4加強宣教:教育醫務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尤其是年輕工作者,加強對產婦及家屬的宣教工作,指導產婦及家屬正確掌握臍部的護理方法以及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是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一項重要措施。
采用以上臍部護理方法后,臍部感染率大大降低,臍帶在7~10天內愈合。zui大地提高了新生兒臍帶護理質量,對降低圍產兒感染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信息由山東九爾醫藥整理,公司專業從事醫用消毒超聲耦合劑,牙齦炎沖洗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醫用陰道沖洗器,陰道填塞,冷療凝膠,醫用皮膚保護劑,一次性使用導管固定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