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爾醫藥專業從事醫用消毒超聲耦合劑,牙齦炎沖洗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醫用陰道沖洗器,,陰道填塞,冷療凝膠,醫用皮膚保護劑,一次性使用導管固定器,醫用高分子夾板,醫用高分子繃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下面整理牙齦炎臨床護理相關知識:
在固定正畸治療中,約有半數以上青少年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牙齦炎癥,主要表現為牙齦的紅腫、探診出血,有些患者表現為牙齦的增生,嚴重影響了正畸治療及牙周健康。為了找出導致牙齦炎癥的病因并能有效地加以預防,本文對140例固定矯治患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導致牙齦炎癥的主要病因是患者口腔衛生狀況欠佳以及固定矯治器裝置的不良刺激。所以,只有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并盡量避免矯治器裝置對牙齦組織的刺激,才能有效避免牙齦炎癥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固定矯治患者隨機選出140例正畸治療患者,其中男81例,女59例,年齡9~34歲,平均年齡15.7歲。治療前所有患者均無牙齦炎或系統性疾病史。
1.2 治療方法 患者使用直絲弓矯正技術。進行一般口腔衛生宣教。每月復診時進行牙周潔治1次;由專職護士負責,對患者及家屬強化口腔衛生宣教,使用正畸牙刷,培養正確刷牙方法;使用復 方氯已定含漱劑,每天睡前刷牙后含漱1次,每次10 ml,鼓漱1 min,含漱完畢30 min內不進食。
1.3 觀察方法 選擇指數牙11、23、26、31、43、46共6顆,選用牙周探針探測每個牙的4個位點,即近中唇(頰)、遠中唇(頰)、口唇(頰)面正中及舌面中 央。為避免 檢查的差異,所有檢查均由同一人完成。
1.4 觀察指標 記錄每個患者在治療前、矯治1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牙齦指數(GI)、菌斑指數(PLI)、齦溝出血指數(SBI)。GI:根據牙齦病變的程度分為0、1、2、3共4級;PI I:根據菌斑量分為0、1、2、3、4、5共6級;SBI:用鈍頭牙周探針輕探入齦下1 mm處,根據齦溝出血情況分為0、1、2、3、4、5共6級。
2 結果
牙齦增生、質脆、牙齦出血、點彩消失、牙齦紅腫。正畸治療后1、2、3個月進行隨訪中我們發現,復診者中牙齦炎發生率逐月增加,第 1個月后牙齦炎發生率為6.04%,2個月后牙齦炎發生率為15.15%,3個月后牙齦炎發生率為22.14%。下切牙牙齦炎癥較上切牙牙齦炎癥多見。男性正畸患者較女性正畸患者易發生率高,兒童正畸患者較成年正畸患者發生率高。
3 討論
口腔是一個多種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環境,一般情況下口腔內細菌保持一種動態平衡,若發生菌群失調可以引起口腔疾病而不利于口腔健康。菌斑是是引發牙周疾病必不可少的始功因子,牙齦炎癥的發生與菌斑堆積有關,引起牙周疾病的主要的病因,齦緣附近的齦上菌斑和齦下菌斑與牙周疾病的關系密切。牙齦腫脹、牙齦出血是早期牙齦炎癥的表現,與菌斑的堆積密切相關。正畸中牙齦炎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畸前。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口腔衛生狀況較差,尤其是男青少年及部分農村患者。另外固定正畸過程中由于口內的特殊矯治裝置,必定會給刷牙帶來困難,影響口腔的自潔作用,致使牙齒上的軟垢明顯增多。堆積在齦緣附近牙面上的菌斑是牙齦炎的始動因子,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牙齦紅腫,出血,牙齒的適應性降低,齦溝液增多以及其他臨床表現。其次,固定正畸患者口內的矯治裝置放置不當,對相應組織的直接刺激亦會導致牙齦炎。如釉質粘合劑過多、結扎絲末端剌入齦乳頭、帶環邊緣過長、鏈狀牽引橡皮圈壓迫牙齦等都有可能導致牙齦炎。
因此臨床醫生做好深入細致的口腔衛生保健宣傳,臨床操作一定要規范,及時去除多余的粘結劑,選擇大小合適的帶環,并注意邊緣不要刺激牙齦,盡量減少鏈狀圈對牙齦組織的壓迫,結扎絲不要刺激齦乳頭等。
以上信息由山東九爾醫藥整理,公司專業從事醫用消毒超聲耦合劑,牙齦炎沖洗器,新生兒臍帶消毒護理器,醫用陰道沖洗器,陰道填塞,冷療凝膠,醫用皮膚保護劑,一次性使用導管固定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